新华财经海南博鳌3月29日电(记者陈碧琪)各行各业尤其是传统产业实现从粗放式、大投入,到集约式、高效能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创新的驱动,离不开生产力的释放与激活。专家指出,在数字浪潮席卷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须紧跟技术革新潮流,重视人才培养,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嵌入企业的战略考量,以实现生存突围和驭势前行。政策制定及行业主管部门应积极创建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社会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期间,由中国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其重要意义越来越被各方所认识。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指出,通过技术革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十分重要。传统行业也是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内容。
在论坛年会会场,伊利集团展位上的金典植物基梦幻盖牛奶产品引起了众多关注。
“原来的牛奶瓶盖是塑料的,来源于PE粒子,它的碳足迹是比较长。我们通过研发创新,从甘蔗里提取原料,使其变得好降解,整个碳足迹也大大缩减。”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刘春喜介绍,在很多人眼里,奶业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产业。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它的产业链特别长。正因为链条长、环节多,加上旺盛的市场需求,这个产业其实具有巨大的创新空间。
从一个生产冰激凌的街道小厂到全球乳业五强、亚洲乳业第一,伊利集团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创新。“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实现基业常青。我们已在全球打造了15个创新中心。而一个企业要真正做到持续创新,绿色发展的理念也一定要嵌入到战略考量中。”刘春喜说。
在高度关注“碳足迹”的基础上,2023年,伊利还启动了“水足迹”探索,成为首家获批加入联合国《水行动议程》的中国企业。
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一定程度上撕裂了全球统一的市场,使产业链和贸易环境走向碎片化,对跨国企业、多地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带来挑战。而中国正涌现出越来越多深度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市场主体,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认为,面对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格局变化,广大中国企业要谋求生存突围,必须努力在全球新技术发展中跟上最前沿,在新技术的引领之下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一家来自深圳的交易数字化服务商,高灯科技于去年入选粤港澳大湾区高成长企业100强,于今年1月再次登上“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双50”榜单。
高灯科技副总裁赵莹称,在享受数字时代红利的同时,企业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挑战。比如如何在资金流、信息流、发票流、业务流四流合一的交易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随着数据量的激增,这一挑战愈发凸显。
为此,高灯科技持续加大在数据技术方面的投入和研发力度,高度关注人工智能、AIGC等前沿技术在交易数字化领域的应用,并将这些技术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重点。
“我们不仅关注通用模型的发展,更致力于垂直模型训练,以确保AI技术能够更精准地服务于业务领域。基于这样的战略考量推出的ETC智能客服和财务AI助手等产品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切实推动了技术创新与更多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赵莹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张亚勤指出,以技术实现突围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关注的是,社会各界应该合力营造遵守市场规则,鼓励创新,尊重企业家精神和契约精神的发展环境。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称,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当中,教育和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要培养一大批懂科技、懂资本、懂市场、懂法律、懂金融的企业家和专业人才队伍,他们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量。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越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凸显。”五粮液集团董事长曾从钦认为,要实现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延伸培训时间长度、延展培训种类宽度、适配技术变迁的速度。为此,曾从钦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保障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施。二是结合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地方产业特色和发展方向,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开发兼具经济性、社会性、可持续发展性的技能培训项目。
此外,要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优势,创新培训方式,为劳动力适应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条件,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目前,五粮液集团已经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每年投入上千万元开展各类技能培训,覆盖职工5万人次;开展各类技能竞赛近300场,参赛职工超3万人次。
小罐茶创始人、董事长杜国楹认为,创新是一种意识,一种企业自觉,一种能力,创新更应该成为一个系统,不仅是创始人,也包括产品、营销、组织,乃至企业文化,都需要创新的基因,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同时,杜国楹强调,创新分为两种类型,即主动创新和被动创新。主动创新是基于对未来需求的前瞻研判和企业长期核心能力的培养;而被动创新则多为市场竞争压力下的无奈应对,是保证生存的必要之举。从长期收益考虑,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应该被投入于主动创新。
“在企业行进的航道上,要一直牢牢地锁定我们所处的这个品类和品牌能提供给用户的终极价值,把这个问题思考清楚再去做创新。”杜国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