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大数据服务经济分析的应用研究——以税收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和应用为例

2022-10-28 18:26:26

李俊珅,薛广涛,黄建军,等.税收大数据服务经济分析的应用研究:以税收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和应用为例[J].税务研究,2022(9):69-78.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以来,经济增长质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题。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被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目标之一。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匹配高质量发展阶段特征,更加综合全面准确地测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越发显得重要。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2021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加强智能化税收大数据分析,不断强化税收大数据在经济运行研判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深层次应用。可以说,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已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原则和手段。

税收数据是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数据资源的统称(任东飚 等,2015)。税收数据具备全面性、及时性、细致性、准确性等特征。全面性是指数据涵盖范围广泛,包括纳税人申报数据、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税收征管数据、税收调查统计数据等(樊勇 等,2021)。及时性是指数据时效性较强。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月/季(预)缴以及税收征期的规定,使得税务部门能够及时地获得月度和季度频率的税收数据。细致性是指数据颗粒度细。数据是具体到纳税人层面的数据,纳税人又包括法人纳税人和自然人纳税人,这意味着可以按照纳税人的类型、行业、地区等各个特征提取不同层面的税收数据,有利于从上而下地对经济水平进行系统性分析。准确性是指数据准确性较强。税收征管的严谨性决定了税收数据的准确性较强,税收治理和征管水平的提高,也为税收大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保证。

近年来,随着税收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税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税收数据的范围、数量和集中程度都有了显著提升,税收数据逐渐体现出规模大、动态性强、范围广泛等特征,税收大数据初步形成。金税三期系统的上线和后续升级进一步提高了税收大数据的系统化和标准化程度。税务部门如何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服务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国内对于税收大数据的应用,目前已有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利用税收大数据来服务税收治理,如提高管理效率、加强风险管控、改善纳税服务等(王长林,2017;柳光强 等,2019;王葛杨,2020)。也有少数学者关注税收大数据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例如:孙存一 等(2017)指出,运用税收数据的核心是对税收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服务于政府决策;樊勇 等(2021)认为,可以运用税收大数据来编制经济景气指数以反映经济情况,因其能够克服传统经济景气指数数据种类受限和计算方法相对滞后的不足;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课题组(2021)使用税收大数据构建了用于评价产业链质效的指标体系。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构建税收经济发展指数,将税收大数据用于分析经济运行情况,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第一,本文构建的税收经济发展指数既包括了对经济规模扩张的考察,也考虑了经济质量,测度视角更为全面;第二,本文构建的税收经济发展指数不但能够从总体来评估经济趋势,还能够对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经济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证明了税收大数据在经济分析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第三,本文构建的税收经济发展指数具有较强的复制性和拓展性,不仅能够推广至更大的范围,还能够对重要的经济议题进行专项分析。

 

二、税收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方法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开创宏观经济学以来,如何测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便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凯恩斯的现代宏观经济学分析范式明确经济总量是经济社会行为结果的总和,主要以国民总收入衡量。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GDP增速成为世界各国衡量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以及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产业失衡等,人们开始思考如何从更多的角度测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一方面从单一经济指标转向构建综合经济指数;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速度之外也逐渐增加了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关注。

(一)编制方法选择

起源于基于经济周期理论的经济景气法是监测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一种重要方法,其认为经济周期的波动会导致经济指标的波动,因此可以构建出一个经济景气指数,通过追踪景气指数来监测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可以说,经济景气法的核心在于经济景气指数的构建。

合成指数法(Composite Indicator,CI)是一种经典的景气指数编制方法,具体做法是选取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指标,对具体指标的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进行加权综合编制为总指数,通过追踪指标的趋势和变化率,来分析经济的趋势和波动幅度。合成指数法不但能够反映经济发展趋势,还能反映经济波动幅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of Economic Research,NBER)和哥伦比亚大学国际经济周期研究中心合作使用合成指数法建立了西方七国经济监测指标体系。197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始基于增长循环的概念,对其成员国的经济周期进行研究,开发了去除趋势的经济景气指数。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同样使用合成指数法,开发了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本文使用合成指数法,在梳理税收大数据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根据税收大数据计算出具体指标值,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合成为税收经济发展指数,并对税收经济发展指数进行追踪以监测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

(二)维度设计

经济增长是经济规模的数量扩张和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的有机统一,这是如何全面测度经济增长有关研究的一个重要共识。我国目前正处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因此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还需要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

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始于1977年卡马耶夫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一书,此后经济学界正式将经济发展的质量纳入宏观经济发展的研究体系。在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考察中,一种观点狭义地将经济增长质量理解为经济增长的效率(钞小静,2009);另一种观点则从广义的角度把经济增长数量以外的各种因素都归入经济增长质量,包括人口指标、环境指标、健康指标、收入分配差距、基础设施建设、宗教环境以及政治制度等各方面的因素(Martinez 等,2013)。党的十九大之后,国内学者更多地聚焦于中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增长质量两者的概念进行明晰,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了归纳概括,进而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魏敏 等,2018;黄庆华 等,2019)。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的规模扩张和质量提高两大维度出发,构建税收经济发展指数,以从更加综合全面的角度测度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及时准确地了解经济发展情况。

(三)构建原则

税收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至少应该遵循系统性、科学性以及数据可获取性等原则。系统性原则指各经济现象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在建立税收经济发展指数体系时,既要考虑指标体系的完备性,以全面描述整体经济状况,也要顾及指标间的相关性,防止出现无关项对指数准确性的影响。科学性原则指税收经济发展指数的设计以经济学理论分析为支撑,使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科学性。数据可获取性原则指为了指数的稳定性,选择生成指标的基础数据在相应时间序列上必须是完整可获取的,在未来期间也是可持续的,在此基础上优先考虑基础数据的及时性,以保证指标可验证、未来适用性和及时性;同时,注重考虑数据的准确性,以保证指标在准确反映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信息的基础上准确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剩余5页未读, 继续阅读

立刻获取产品详情

姓名为必填项
公司名称为必填项
联系方式为必填项
需求为必填项

热门资讯

换一换 换一换
免费获取定制方案
联系方式为必填项
  • √ 定制解决方案
  • √ 专业财税顾问
  • √ 免费产品演示
  • √ 业务咨询服务